在“双新”背景下,聚焦“高中化学混合式学习的实践研究”,研修团队以科研引领、技术助力,不断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规律,积累、提炼教育智慧并付诸笔端,致力于“讲述好教学背后的故事”,为学生的未来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12月17日上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高中化学基地和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化学工作室的小伙伴们齐聚上海市格致中学,开展了以化学教学中的课例研究为主旨的联合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娄华老师主持,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杂志社的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敏老师做了题为《中学化学教学课例研究及其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化学课例研究指明了方向。
吴敏老师以课例研究型论文为例,从课例研究的意义、课例研究的内容、课例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升课例研究水平的基本途径及课例研究的写作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强调课例研究论文的写作是为了“揭示一节好课是怎样产生的”,重在“怎么教?怎么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是再现和描述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策略的深刻思考过程,不能只有“课”,没有“研究”;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要关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运用;要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融和,不断提升自己课例研究的水平,坚持走“学习-实践-写作”这条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
当前,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了课堂教学结构的重构。教师们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术等挑战,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更善于利用技术进行学习,在认知方面更具优势。借助于技术平台与各类资源的支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融通的混合式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入开展混合式学习方式下的课例研究更具有时代性。正如吴敏老师所说,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取得成功——“路就在那里”!
主持人娄华老师热情鼓励学员们依托课例研究,从学科本质的理解、学科价值的体现及现代技术的融入等层面梳理、提炼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将教、学、研相结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站位,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跨越。
与会的学员们都感到这是一次非常接地气的讲座,不仅对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和撰写课例研究的论文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路就在那里”,让我们携手同行!
摄影人:倪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