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在初拟课题,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前往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中学,就针对“返乡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这一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并且取得不少成果。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了返乡农民工子女的一些心理状况,发现了引起他们心理落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政策限制 被迫返乡
在大别山考察的第二天,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
我们走进这户人家,这是一座简单的复式楼层,虽然屋子不小,但是家具摆设极为简单,客厅里只有几张供休息的座椅,一张圆形的吃饭桌,便看不见别的什么。粗看这样的建筑构型及摆设构造,却也不难发现这户人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差。
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这是一户五口之家,父母膝下有三个女儿。我们的初来乍到便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
最小的女儿叫张艳,是花石乡中学八年级的新生;次女叫张丽,是八年级第二学期转到花石乡中学就读的,刚参加完中考,目前全家人都在等待中考的结果。
在聊天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姐姐张丽大方恬静,妹妹张艳则相对沉默寡言,交流中张艳多次欲言又止,这一奇怪的现象引发了我们的疑问。
在边吃边聊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中考政策的限制使得这样一个“中产阶级”人家不得不分居两地:母亲带着小女和次女从武汉回到花石乡生活;在外做生意的父亲便和已经就读武汉大学的长女留在那里。
类似张艳一家这样的情况在花石乡并不少见,在我们调查的范围内,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家长选择让孩子返乡继续就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考、高考的政策限制。
城乡差异 心理落差
就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返乡原因,张艳一家人明显表现出了无奈的神情,回到农村,本是不情愿之举,但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在向张艳问及是喜欢武汉还是花石乡的时候,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当然是武汉”。母亲则在一旁补充“武汉大,马路干净平坦,而且交通特别的方便,来回有车可以叫。但是这里,公交也没有,环境太不好了。”
是的,环境的突然转变使得年龄还小的张艳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她觉得农村与大城市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几乎什么都不如武汉的好,没有公交,没有专门的清洁工人定期清扫路面,没有环境优美的公园,没有书籍资源丰富的书店图书馆,没有珍藏历史名物的博物馆等等,正是她心理上排斥着这种落后陌生的家乡环境,使她自然而然地就更加难以接受这里不同的学习生活。
生活用具缺乏、卫生条件差、教育资源缺乏……这些巨大的城乡落差便不同程度地给返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造成了心理上的影响。
教材不一 课业受阻
我们继续问张艳,现在在学习上是否有困难?
张艳不语,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在我们的追问下,她喃喃说道:“这里的教学快了,和武汉的相比快了,而且还有些内容是跳掉的。”
经过交流我们知道,当地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而她在武汉使用的是“鄂教版”,武汉市课改较早,主要强调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比较简单,而安徽比较重视文化课教育,两地课程不能衔接,尤其是数学连贯性强,由于进度的不统一,导致了许多内容没有学过,上课不能听懂,造成成绩的下滑。
成绩的不理想,再加上环境的陌生,她在班里很少说话,即便开口,也是三言两语便又没了下文。上课时也不像过去在武汉时积极举手发言,对课堂上不懂的问题又害怕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而羞于向他们请教,如此一来,使得本来由于教材上的差异而带来的知识空缺更大了,期末考试的成绩甚不理想。
于是,她渐渐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学习落差感,她背上了更大的思想包袱,产生了自卑情绪,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目前,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政策,由于教材不统一、教学进度不协调、教学方法不同,不少返乡农民工子女都感到很不适应。再加上学习时间和空间、学习资源的局限,影响着他们在学习上的进一步提升,这就导致了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子女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感到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
缺乏沟通 观念落后
成绩不理想,老师自然不满意,张艳甚至遭到了
学习进度跟不上班级里的大部队,学习成绩难以令老师、父母满意。在张艳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失落感、压抑感堆积着,她迫切希望得到同学老师们的平等对待,而不是仅仅以分数的高低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无奈且无力,学习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本
在城市里,这样的一个以分数判定学生的现象相比从前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上海等大城市的老师们很少会拿分数这样一个隐形眼睛看学生;相反,在乡村里,透过我们对花石乡中学校长
我们的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政策、环境、教材和观念是使返乡子女心理负担加重的四个主要原因,解决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想要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就必须靠多方面的协作配合。在目前考试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难以短时间里取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改变目前状况,我们就国家、校方及返乡子女个人三芳分别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一、国家教育部
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应该实行统一版本。
二、校方领导、老师
1.针对因教材版本的不同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学校应安排专门的补课,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衔接;
2. 加强学校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可以开展学习、心理上的辅导;
3. 加强班主任的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并且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子女参加各类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集体中;
4. 加强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尽可能改变他们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可以从城市中拨一些年轻教师到农村实践教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新观念带到农村中去。
三、返乡子女
1. 主观上积极接受农村的外界环境、生活质量与城市间的差异;
2. 克服由于环境改变而造成的沉默寡言,多与同学交流沟通;
3. 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