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圆梦
高一6班 时惜之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已悄然走近。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这一人类文明的盛会、这一构筑起人类理想生活的乐园,
步入展馆,两旁的历史图片与实物首先将我带回了百多年前的上海。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带着他的“荣记湖丝”迈出了走向世博会的第一步,参加了伦敦首届世博会并一举夺得金奖。但当时晚清的闭关锁国政策,注定了这条通往世博会的路将会充满艰难险阻。那时的几届世博会,清政府拒绝组团参加,只有个别商人凭借个人之力单独前往,还有那些将最新的发明资讯带回国内与校内学生们分享的有志之士,他们都是在从心底期盼着能使国家变得富强,渴望着能通过举办世博会唤醒民众,改变旧中国的命运。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着,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以及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世博梦想已越来越近。这其中,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从此跨入世博的大门。1999年5月,中国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了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0年——中国将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
穿过历史的长廊,我们走进中国与世博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大屏幕上不断滚动播放着的多媒体宣传片——“城市的畅想”,吸引住了参观者们的脚步。宣传片以海宝的漫游作为线索,以三维虚拟的方式为人们描绘出未来上海世博会的形态。这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展馆模型与介绍,在这些令人赞叹不绝的建筑背后,映衬出的是中国上海这一个世纪来的飞速发展。
在展览馆的出口处,我远远地就看到了围着的人群,原来这里是观众留言处。一本厚厚的黑色十六开留言簿已几乎被写满,“世博会将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让我们从历史中不断汲取,迎接更美好的未来!”“认认真真看完了200多幅图片介绍,原来世博离我们如此之近。
“历史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前进精神,我们即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下一个百年之梦将由我们开启!”
[[p align=center]][[]][[/p]]
时刻准备着
高一(7)班杨妍斐
在上海展览中心的西二馆中,展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规划和主题,介绍了世博会筹办的最新进展。也展览了世博园的布置模型、“一轴四馆”的模型、还有各国世博会的国家馆和企业馆的模型。同时运用了多媒体、弧形荧幕等设施,生动形象地向参观者们介绍了世博会的各项内容。几百幅的历届世博会的照片、近百件的展品,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世博会的历史。
这次展览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当然就是国家馆和企业馆的模型。本次展览中集中展示的展馆,个个都有自己模型,每个微缩版展馆都可以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冰壶”芬兰、“贝壳”以色列、“积木”意大利、“帐篷”沙特阿拉伯、……一个个展馆的设计都独具一格,如同逛了次“迷你版”的上海世博会,让人不禁期待它们最后站立在世博园区的样子。
特别令我感兴趣的是“瑞士”馆。从上俯瞰瑞士馆,其轮廓就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样子,它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其中,缆车作为一种游戏元素纳入其中,它可以载着乘客直达馆顶,欣赏周围的景色。
还有英国馆,英国国家馆有着独特的外形,整个建筑的外墙分布着6万条有机玻璃材质的“触须”,在夜晚就像一个闪光的盒子,而在每一条“触须”的内部都会有一颗活的种子。由于这个外形实在太过复杂难以复制,因此英国馆的模型只好暂时以贴纸来展示。
不仅如此,在这次展览中,还模拟了世博会的排队秩序。每一个参观者都必须在场外等候区等候,然后依次入场。在参观中也必须要遵守排队秩序。我惊喜地发现,在场外等候的每一位参观者都非常遵守排队的秩序,不插队,不拥挤,非常地井然有序,体现出了我们上海市民东道主的素质。我也希望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我们上海的市民都能用一种文明、热情的态度去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用微笑面对他人;遵守交通规则、七“不”规范;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我相信在一百多天之后,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上海,我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也会看到不一样的上海市民。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世博会到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