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至1915年(格致书院时期)
格致书院的倡始者是当时的英国驻沪领事麦华陀,促成者是晚清重臣李鸿章。
格致书院有书院之名,但并非传统书院;设在租界,但并非租界公立学校;有传教士参与其事,但并非教会学校;含有官方资金,但并非官办学校。她是上海这个特殊城市的产物,是异质文化交织的结果,是近代中国最早中西合办,系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
主持格致书院的中外人士,徐寿、华蘅芳、王韬、徐建寅、赵元益与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李佳白、潘慎文等,都是一时的科学人选。书院里陈列科学仪器、举办科学展览、开展科学演讲、讨论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普及,是晚清上海名副其实的科学活动中心。
同时,徐寿、华蘅芳、王韬、徐建寅、徐华封、赵元益、张焕伦、李平书、王一亭、马相伯等中方核心、中坚人士,都是史有定评的著名爱国人士,他们关切国事、革新教育、发奋著述、功绩显著。生员则多有关心西学与时事、批评专制主义、鼓吹仿效西方、实行宪政之议论,是清末民初上海滩爱国思潮的策源地之一。
1915年至1942年(格致公学时期)
英国人希廉、裴来先后任校长。
师生历经中国政局变幻、抗日战争爆发等时艰,以及租界教育向民国教育体系的演变。
刘崇本副校长持续十年,组织学生参与以东南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四院”,缅怀前贤,爱我中华:它们分别是弘扬科学的(徐)光启院、传承语言及经学的(王)念孙院、学习历史及地理的(顾)炎武院、拓展文学的(归)有光院。
吴学谦、钟沛璋等进步学生建立了地下党支部,播撒革命火种。
1942年至1945年(特别市市立格致中学时期)
1941年底,日军占领公共租界,接受英美资产,控制了工部局。学校寄办于育才中学,半天上课,备受摧残。
1945年至1949年(市立格致中学时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民国政府教育局成立,10月更改校名,任命周斐成为校长。
学校迁回原址,教学步入正轨。抗战胜利,学校集中了许多优秀教师,重点抓好自然学科、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随时局变化,进步师生参与“反内战”活动,学生地下党和地下学联为迎接上海解放、保护学校作出积极贡献。
1949年5月至今(格致中学时期)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已参加格致中学接管工作的陈尔寿被正式任命为校长,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思想、新秩序,壮大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扩展办学规模,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等方面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多年来,学校继承“爱国、科学”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精神,形成了“全面发展、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市委书记、市长任内曾来校视察,肯定“格致中学重视德育非常好”,提出“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高度评价学校以“三流的校舍、二流的设备、培养了一流的人才。”
学校薪火相传,在“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三从严、三过细”全面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出人才”,课内外双轨同步教学;“建设学习化学校,造就研究型教师”;“文化立校、学术兴校、管理强校”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果。1958年即被定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又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及诸多荣誉。
高润华名誉校长曾当选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校长张志敏系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功臣和特级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