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一切技能最直接的动力
不管是大人小孩,做任何事情总有一个理由,就像前几天陪孩子去新东方参加“英语高级口译”培训班报名时,他突然告诉我还想学日语,我问为什么不是学同一语系的法语或德语,他给了一个充分但又让人意外的理由:“看日语动画片”,一个相当合适的以兴趣作为铺垫的理由!
兴趣的内容,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记得有一次朋友来家做客,那时才二岁的儿子请他帮忙取一件东西,在和我聊天的朋友没有听见,儿子忽然冒出了一句“You are a lazybone!”(“你是个懒骨头!”),当我大声训斥其不礼貌并问哪里学来时,他告诉我从原版的米老鼠录像里看到的,并打开录像机翻看那一段画面,场景很相似。朋友走后我询问儿子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他说不知道。我们由此获得启示,儿童的语言能力一定是在某种环境中训练出来的,儿子也因此得到更多各种各样的原版动画片,从迪斯尼动画片中起步而学会的标准美式口音,使他渐渐喜欢英语,学会使用英语交流,并在2008年获得上海市迎世博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
如果说学习书法,是小时候似懂非懂时由大人引导入门,那学习萨克斯纯属孩子的个人兴趣。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学钢琴,他几次提出要学,或许是对社会上许多人赶时髦行为的排斥心理,我都以已经在学书法、不可贪多、没有时间等理由加以拒绝。上初中预备班时,有一天他又旧事重提,妻子开玩笑说这孩子乐感很好,说不定你真的埋没了一个朗朗一样的音乐天才。在请教音乐老师后知道,这个年龄已经不太适合学习钢琴,根据他的身体条件老师建议学习管乐,于是就选择了萨克斯。但在开始学习一个多月之后,由于游泳不慎导致中耳炎,不得不停止练习,高价买来的乐器只能束之高阁。或许这孩子是真的喜欢乐器,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再三问我们,中耳炎好了以后可不可以继续吹萨克斯。当然这以后每周我会送他去音乐老师那里学习,家里也因此多了一份入门乐手的鼓噪之声,车内置放了许许多多萨克斯乐曲的碟片,一路上听到最多的是Kenny G悠扬回转的曲调。十个月后,上海音乐家协会五级考试的成绩是优秀,指导老师历年所带学生中他是唯一的一个。再过了一年,他自己报名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高级乐理培训班学习,轻松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萨克斯十级证书。今年学校新年音乐会上,当其他高三同学忙于准备高考之际,他率领低年级理科班同学组成萨克斯乐队以一首《山楂树》重现经典电影的感人场景。所以说,很多时候孩子需要学什么不应当由家长决定,对孩子兴趣点的发现和引导才是家长智慧的体现。
学校,一定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最好场所
在爷爷奶奶眼中,这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很忙,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书法、萨克斯等等,周末很少有象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尽情玩耍,甚至寒暑假还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但这十多年间,除了书法和萨克斯,所有课程学习基本上都是按照学校教学进度安排进行,偶有例外的只有二次,一次是小学三年级假期中报名参加课外国际音标学习,另一次是初中预备班到初一的二年时间每周六花三个小时在EF英孚教育跟随外教老师参加英语口语训练。
我们认识到学校整体教学安排是按照孩子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需要而设计的,因此没必要让孩子在课外过多接受提前教育,尤其是小学奥数之类,大部分孩子都不适合这种训练,因为当孩子在语言、文字、理解、分析等各方面还未达到一定能力时,那些所谓的思维训练只不过是强制性地机械记忆,无异于拔苗助长。整个小学阶段,我们要求孩子跟随学校的教学进度,注重语言、阅读、理解方面的语文和外语课程学习,在完成学校必须的功课和保证学校所有课程考试优秀的前提下,多看各类书报杂志。记得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结束那天晚上,班主任老师打来电话说儿子拒绝了学校让他参加新学年数学兴趣班的能力测试,理由是“我爸爸说的,小学学这东西没用”,真让人哭笑不得,可能是平时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所致。而后我只能对他进行一番开导,告诉他不可一概而论,这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计划,老师发现你有这方面特长,所以应该参加。
初中开始,孩子由
同时,学校对孩子的积极鼓励,更让他树立信心,并尽情发挥自己的各种技能和特长。学校里,孩子是班干部、学生书画社团负责人,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爱玩的一个阳光男孩。作为家长我们对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辛劳表示由衷的感谢。事实证明孩子的学习应该放心地交给学校,而家长要做的只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只要他有充分的理由,就应该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
去年10月8日晚上,得知第二天将参加清华大学保送生招生面试时,儿子主动和我进行了一次长谈,从个人兴趣、学习理科的经历、自身特长、清华各院系的学科分布、课程安排、研究方向等各个角度分析选择电子工程系的理由,其中最关键的是他告诉我他喜欢这个专业,并充分做好了艰苦求学和探索的准备,他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从清华园走出的中国的乔布斯。和同样反对子承父业的妻子一样,我们真切感觉到儿子长大了,只要他喜欢就随他吧。第二天经过严格面试,他果真获得了清华大学的签约。
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经常告诉他: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能说服父母,那我们会尊重你的要求,反过来你没有合适的理由,就应该听父母的,毕竟我们的阅历和经验会指导你少走弯路。在我们家,孩子的合理要求基本上会得到满足,就像选择专业、学习音乐、学习外语等,即使是购买一些高级学习用品甚至玩具时,只要需求合理不过分,他都会得偿所愿。但有一点,我们从不以物质奖励作为获取考试成绩的诱饵,任何情况下不可能用考试分数作为物质交换的筹码,因为从小我们就让他知道,学习成绩的获得乃是他自己的收获,而不是为家长或其他人,高分甚至满分是对他一个阶段学习过程的最好检验,而且也是应该和必须达到的。
可以选择不做,一但选择了必须坚持
99年春天的一个傍晚,那时孩子不到6周岁正读幼儿园大班,在陪他去书法班的路上,我再三询问:“写毛笔字很辛苦的,能不能坚持?”或许那时他太小真的不懂得辛苦的含义,最终他没有回答,其实那个时候对这个答案我也不知道。08年夏天他在北京参加第24届中日友好青少年书法交流,受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委托作为中方青少年的唯一代表向日本书道协会赠送现场书法作品,那时的他心中已然明白,荣誉的获得是十年坚持的结果。
很多朋友问我能让孩子静下心来练习书法的秘诀,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坚持”。十二年坚持练习书法,与其说是锻炼孩子的毅力,不如说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六岁到十八岁,一个男孩最好动的时期,书法习作时无论是点划横竖的基本功练习,还是通过无数遍不停操练而成型的作品创作,都需要长时间站在书桌前泼墨挥毫,如果是强迫,那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最初阶段我一直陪伴他身边,复述讲解老师的讲课内容,逐渐长大以后和他一起探讨分析参赛作品,再后来他自己把习字创作当作一种乐趣。而这种乐趣主要来自二个方面,首先是荣誉感,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亲戚长辈们对他的鼓励,让他在书法方面充满信心,从市级比赛到全国比赛,书橱中所放置历年获得的无数奖状、奖杯使他每次落笔时更加自信满满;其次是我们从小给他灌输一种理念: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付出努力,可以选择不做,而一旦选择就不能放弃。在高中阶段冲刺全国物理竞赛时,几乎每天晚上做练习题到深夜,我曾说要么暂停一段时间写毛笔字,但他还是坚持每周抽出一小段时间动动手、润润笔,高二时还荣获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字大赛》上海赛区高中组第一名、全国三等奖,因为他说这么长时间的坚持放弃了太可惜,再说真的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是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的。
在相互沟通中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图画书编辑松居直先生曾说过,一个父亲在孩子十岁之前,把一个做父亲想对孩子说的话都说完了。面对当今发达的网络、传媒技术,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早更多地接触各类知识,很多新鲜的东西,即便如一直从事电子技术的我在他们面前也只是菜鸟。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知识技能,对于他们这一代而言,知道和了解的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事实上,一代代的传承,我们能传授孩子的仍然是我们的父辈们告诉我们的那些:“诚信”、“真诚”、“坚韧”、“感恩”等等。
自去年底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总决赛结束至今,由于已经获得清华保送资格,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复习迎考,他很少去教室,但还是每天到学校报到,协助老师完成同学的高考注册、填报各类资料。有空的时候,在书画室尽可能多写几幅折扇,作为离开前留给母校的纪念。或协助自主招生的同学进行模拟面试,或参与讨论题目,不管是同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同学,只要有问题咨询,必全力以赴、倾力解答。他知道,这是他应该做的,是对母校辛勤培养的回报。
现时社会上流行一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然而哪里是起跑点?终点又在哪里?或许在有些家长眼中,孩子考取名校就是功成名就、万事大吉。但观古今中外的大家们无一不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是他人生的一段历程,不应在乎成败输赢,更应关注是否经历与尽力!对孩子,我们告诉他,淡定,跨入清华校门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无数次“起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