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习报》征稿通知
  

《学习报》征稿通知

各位老师:

《学习报》创刊于19925月,是一份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及教育工作者的教辅类报纸。为了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搭建展示交流平台,黄浦区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与《学习报》联合组织一次教学短论大赛,征文的主题有教海拾贝(叙述教学中颇有成效的尝试),精彩瞬间(点评自我或他人教学中的精彩片断,一个别出心裁的开头、一个回味隽永的结尾、一个奇峰突起的追问、一个顺手牵羊的引导······都会带给同行无尽的启发),成功揭秘(市级授课、论文或课题比赛中等第奖获得者的感悟之言),思辨火花(对流行观念的反思性理解,真理总是越辨越明的),经典感悟(阅读教育教学名著或各种学科名著之后的独到体会),评课艺术(概括各位名家风采各异的评课艺术)等,根据老师来稿质量将分别评出等第奖和最佳写手奖。希望我校各学科老师积极踊跃参加。优秀作品将刊登在全国发行的《学习报》上。

限于篇幅,希望广大作者选准角度直奔主题,写出新意凸现亮点,切忌四平八稳的泛泛而谈。来稿以五六百字为宜。当然也欢迎精短有力的百字文或见解独到的千字文。

截稿时间为2013220 请将稿件发至邮箱:wuzhao2000@126.com(吴照)ggfirst048@hotmail.com(何刚)。来稿请注明《学习报》征文。

                             教科研室

                                              201212

 

 附件一:评课艺术

睿智大气——程红兵老师评课特点

任其斌

    红兵老师认为评课是一种研修文化,讲求研讨,重在创建。这种文化的内涵是勇于挑战的创新思想,自由言说的互动交流,与人为善的批评重建。

1交锋式评课。

他认为评课就是“圆桌”式集体研讨,应各抒己见,疑义相与析。所以他提倡以批判性思维评课,敢于亮剑。课堂教学要能够有超越的思想,不能仰视文本;评课时要能够超越专家定论,不迷信权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了言语形式这一中心,语文教学内容越‘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就越难轻装前进,质量就越成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语言的咀嚼和品味。”

2提升式评课。

他认为评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在于参与评课的每个人在原有思想和认识上的提升。因此,评课时就要奉献各自智慧,实现智慧的叠加和增殖。如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太多这一看法,他认为:“师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要将课堂还给教师和学生。不过要弄清楚的是,教师与学生虽然都是课程主体,但其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学生背景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较弱时,教师该讲则讲。”

3读书式评课。

他认为评课就是实践后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连接点,应该成为寻求教学不断进取的动力源,而这个源多在读书中可以获得。因此,评课的过程有时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实践后寻找理论支撑甚至创造理论的过程。他倡导评课的作用之一就是促使教师读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读书。

 

附件二:教学短论

关注文本语言的矛盾处,培养学生思维深刻度

兰保民

很多经典名作,往往在语言形式层面,或在语言内涵层面,形成语言表达上或显或隐的矛盾。这些文本语言中的矛盾处,往往是作者多种情感或思想的汇合点、集结点,如果能够准确抓住这些语言点,一般来说也就抓住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深层意蕴的“牛鼻子”。比如,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为什么“悲喜交集”?这里的“喜”和“悲”之间有什么关系?再比如鲁迅《阿Q正传》第二章《优胜纪略》:“但真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赢了为什么是不幸的呢?明明是赢了,为什么“倒几乎失败了”?将这些看似矛盾的表达通过文本的深入探究做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向深层大大的推进一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文本阅读的原始状态往往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下去。这表明,他们没有找到引发思考的触媒。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文本语言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深入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分析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所隐含的深意。人的思维往往具有一定的惰性,只有在必要的刺激之下,它才会形成兴奋点。否则,思维就会停留在较浅层次,不能向纵深发展。因此,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点,从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一直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对文本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向纵深掘进,直达文本的内核。于漪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要求抓住矛盾促使学生思考”。我们知道,思维的质量当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思考的深度却是这众多因素中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一定总是能够新见迭出,但他却往往能够在众人都能认识到的层面上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把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再向前推进一步。于漪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上,她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这样的思维品质。

 

附件三:教海拾贝

情感共振圈

黄 歆

小说《一碗阳春面》中,反复出现的“二号桌”成为了人们眼中一张“幸福的桌子”,因此,“幸福”也成为了我理解小说的关键词。课中,我让学生围绕“幸福二号桌设计板书,并说明理由。

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很快纷纷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说明理由。其中一个同学很自信地到黑板上写上了自己的板书,并指出幸福的二号桌就像幸福的情感共振圈:对于母子而言,“幸福”不仅仅是困难时与家人同心协力,他们在共渡难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与团结精神;

在老板夫妇和母子之间,由一开始的同情和礼貌,到后一年的老板夫妇对于他们的尊重与祝福,再到第三年老板夫妇的感动与敬重,以及母子对于老板的理解与感激。这一年一年的累积的就是“勇气”和“尊重”。

对于陌生的顾客而言,他们“特地”赶到这里来,且就要在那张陈旧的“二号桌”上点那一碗阳春面吃,是因为理解和支持了母子三人,也为激励自己;为何在大年夜要选择在北海亭面馆过年,除了期待母子三人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老板夫妇所传递出的友爱与温馨,使得顾客在这里更能感受到“亲如家人”的感觉。

此时,顾客和老板之间,和母子之间,“幸福”的共振圈又再一次扩大。我们已经很难分清这份“幸福”的源头是谁——母子三人?老板夫妇?普通的顾客?这种“幸福”,相互传递,相互传染,共同把小说推向了高潮。

我欣喜学生在思考之后能做出这么精彩的小结,全班同学共同设计了“三重情感共振圈”的板书。

最后,我结合了两个单元主题“个体生命的体认”和“美好的亲情”,引发学生思索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共振感”就更为强烈了,引申出了“第四重情感共振”。这篇美文真正在我们心中“引发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附件四:成功揭秘

让历史鲜活起来

张敏霞

因为开课的缘故,我常关注各种媒体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消息。比如200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清明上河图》及宋代风俗画国际学术讨论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数字《清明上河图》、云南大学苏升乾教授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交通事故”、“大宋朝马少驴多”等视角重新解读千年名画、近期故宫博物馆开发“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等相关报道与学术文章。

受此启发,我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拓展型课程——《数字博物馆的发现之旅》,以数字博物馆所典藏的文物为基础,展开以文物发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增强历史的可视性、沉浸性和趣味性。如高中历史有一单元的主题为《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主要围绕着宋元时期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发展等内容展开。我将数字博物馆融入历史课程,以两岸故宫数字博物馆的珍藏为主线,以“书画中的宋元气象”为题,设计“《清明上河图》辨真伪”、“文物中的发现”、“《清明上河图》离奇沉浮记”、“以物证史、以文释史”四个教学环节,用文物故事的形式鲜活地再现宋元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人物传奇,努力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

新的史学研究、新的数字技术,让我深深感到历史教育应该是“有血肉的、充满人性的、有生活气息且富于思考的”,历史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真正去认识大众的历史,理解有生活、有文化的生动历史。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