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格致教育集团  / 正文
第三单元:《力的分解》公开教学研讨活动——记格致教育集团(第二期)物理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
  

20211117日在格致中学进行了主题为“聚焦课程建设,转变教学方式,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创新人才”——上海市黄浦区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暨课程领导力项目展示活动。其中一节《力的分解》由上海市格致中学徐正一老师授课,学员们在听课后,和区内、外各校老师进行了关于课的进一步研讨。

徐老师首先分享了备课和上课的感受。徐老师讲提到,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使用分解这一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研究桥的斜面问题,使用建模法体现科学思维,在有挡板的情况下分解重力体现科学探究。

之后,各听课老师也畅所欲言,表达了对这节课的看法。储能中学的老师说道:“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习惯于正交分解,但不熟悉按照效果分解,这节课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分解的原理。并且课堂科学探究的仪器非常生活化,学生可以在家中操作,便于学生重现实验。最后的拱桥实验非常精彩,让人震撼。”光明中学的老师讲道:“徐老师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真正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学科能解决问题,利用桥梁问题的研究贯穿整节课堂,学生经历了利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过程,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再有教师通过投屏呈现实验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双新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徐老师自制的教具值得学习,用一些很普通的工具创新性的完成了实验。建议课堂增加学生可以体验的活动。”向明中学的老师提到:“现在的学生善于解题,但对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并不清楚,这节课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敬业中学的老师说:“挡板角度变化后,重力分力大小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呈现出来非常直观,课堂效果很好。”

最后,物理学科专家陆伯鸿老师做了专家点评:力的分解首先要从效果上正确分解,逐步走向正交分解,中间需要自然过渡和衔接。这节课研究的情景是桥梁,同时这节课本身也是桥梁,在本单元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本节课学生的“说”和“做”替代了老师的“说”和“做”,体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徐老师的课堂细节处理得很好,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关系强调逆过程,不是逆运算,非常准确。课堂小结清晰展现课堂走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很好地解决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分解?如何进行力的分解?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有什么关系?本节课丰富的学生活动呈现的效果优于老师的教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本节课体现了桥梁作用,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

学员们在听课后通过互相交流以及导师的点拨,体会在“双新“背景下如何进行更为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我们不仅要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还是要转变教学理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